• 部首
  • 笔画19画
  • 部外13画
  • 结构上下
  • 仓颉TGFTK
  • 四角80804
  • 郑码UCUG
  • 五笔UGOD
  • 区位码2494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羹”:次常用字。 造字法为会意。基本汉字。
    “羹”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汤。肉~。鸡蛋~。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战国文字
    1/3
    篆文
    1/3
    隶书

    楷书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从羔、从美,与篆文构形相同。《说文》「羹」本作「?」,从䰜、羔声,「䰜」为「鬲」之古文,鬲是陶制炊具,两边加「弓」形,像蒸气升腾之形,表示「五味之气上出」。会合为经烹饪已熟的肉食,五味气出,为异文会意。隶书从篆文来,迳省烹饪炊具及蒸气。楷书直承篆文。《说文‧䰜部》:「?,五味盉羹也。从䰜、从羔。」「?,?或从美、?省。羹,小篆从羔、从美。」古以羊肉为主食,羔即羊肉,故从羔;从美,表示肉味之鲜美,本义为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带汁的食物。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tick 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4. 汤 [soup]

    常用词组:
    • 羹匙 gēngchí
      [spoon for soup;table spoon] 匙子,为椭圆形或圆形的带柄小浅勺
    百科解释:
    羹,汉族传统食物。指五味调和的浓汤。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作为一种黏稠浓汤,主要由肉、菜及勾芡调和,亦能加面成为面羹,另有甜如豆沙、糖等做成的甜食。羹因大量使用勾芡,加上调和料等提味。食材方面几乎都是肉类,口味较重且热量高,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英文翻译:
    soup
    “羹”字组词:
    包含“羹”字的成语: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