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结构用法:- 浑然一体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多用指诗文、绘画;也用于其他。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 “浑然一体”和“水乳交融”;都含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意思。不同在于:①“水乳交融”能比喻思想感情融洽或意见一致;适用范围广;“浑然一体”不能。②“浑然一体”偏重于成为一体;“水乳交融”偏重于融合。
- 例:毛主席纪念堂的花岗石廊柱;双层琉璃瓦檐;洁白无瑕的汉白玉栏杆;枣红色花岗石砌成的两层台帮;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正音辨形:- 浑;不能读作“hūn”。
- 浑;不能写作“昏”或“混”;体;不能写作“休”。
引经据典:-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单字详解:- 浑(hún):1.水不清,污浊:~水摸鱼。~浊。 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人。~话。~蛋。~~噩噩。 3. 全,满:~身。~然。 4. 天然的,淳朴的:~古。~朴。~厚。 5. 简直:“白头搔更短,~欲不胜簪。” 6. 姓。
- 然(rán):1.对,是:~否。不~。不以为~。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纳(以为对而采纳)。~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后。~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忽~。飘飘~。 6. 古同“燃”。
- 一(yī):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 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 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英文翻译:to blend together well; to blend into one another
- 美丽的野花盛开在草丛里,与那站着露珠的青草浑然一体。
- 这幢别墅中西浑然一体,实在是美丽!
- 这幅作品成功在于:山、水、人、诗文浑然一体,意境颇深。
- 这座建筑紧接着那座建筑,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 这幅画是由两个画家联合创作的,虽各有千秋,却又组织得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