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6画
  • 部外4画
  • 结构上下
  • 仓颉NSD
  • 四角27507
  • 郑码RXB
  • 五笔QVHJ
  • 区位码5389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争”字有2个读音,另见:
    zhēng

    “争” (繁體字: :在500个最常用字中排第355位。 造字法为会意:像两只手争一样东西。基本汉字。
    “争”异体字有: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甲骨文
    1/2
    战国文字

    篆文
    1/2
    隶书

    楷书

    简体

    甲骨文字形从二手(又)、中有形。上下二手表示彼此相对,形则是表示二手互相牵引拉扯的意思,是个虚构的符号。战国楚系文字虽然二手相对之形较不明确,但彼此牵引的样子仍然可见。秦系文字作「」,则将上部的一手改作「日」,牵引拉扯的符号则贯穿于另一手中,字形楷定可作「?」,两手相争的样子隐而不显,为隶书「」形之所本。篆文字形改为上爪下又的「?」,牵引的符号则变为丿,而为隶书「」形之所本。楷书字形则又将丿改为竖笔带勾的「亅」。在六书中属于合体指事。大陆通行规范字作「争」。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admonish]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争而不得。
      伊尹、 箕子可谓谏矣, 比干、 子胥可谓争矣。——《荀子·臣道》
      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荀子·子道》又如:争子(能直言规劝父母的儿子);争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争臣(能直言诤谏的大臣);争引(能引事例以谏诤);争弟(能直言规劝兄长的弟弟)
    2. 另见 zhēng
    百科解释:
    争,zheng,从爪从又从手。引也。上下两手双向持引,有坚持义,谓引、使之归於己。
    英文翻译:
    dispute, fight, contend, strive
    “争”字组词:
    包含“争”字的成语:
    “争”反义词:详细 >
    相关谜语:
    谜底为“争”的字谜语有:

    1. 偏寻春色绝尘嚣 (打一字)
    2. 清清流水寂无声 (打一字)
    3. 心急必失,小心必得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