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结构用法:- 指桑骂槐是一个连动式结构的成语。含贬义。一般作主语、谓语、状语。
- 例:冷嘲热讽;指桑骂槐的作风是要不得的。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单字详解:- 指(zhǐ):1.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 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 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 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 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 6. 意向针对:~标。~定。 7. 古同“旨”,意义,目的。
- 桑(sāng):1.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 2. 姓。
- 骂(mà):1.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人。~街。~名。咒~。辱~。 2. 斥责:他父亲~他没出息。
- 槐(huái):1.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花蕾可做黄色染料:~火(用槐木取火)。~序。~楝(a.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b.指听讼的处所。均亦称“棘槐”)。~鼎(喻三公)。 2. 姓。
贾政寿辰那天,夏太监前来宣贾政入朝觐见,得知元春被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贾府上下欢天喜地,只有宝玉置若罔闻,他惦记黛玉回来,贾琏接完黛玉回来后见凤姐,凤姐倾诉家不好当,人们都在指桑骂槐地抱怨她
英文翻译:to make oblique accusations (idiom); lit. to point at the mulberry tree and curse the locust tree; fig. to scold sb indirectly
- 这分明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藉机发洩不满情绪。
- 对于他指桑骂槐的挖苦,我毫不在意。
- 他们就是吵嘴,也从不血口喷人,指桑骂槐。
- 你有什么意见请明说,不必指桑骂槐,弄得大家糊裡糊涂。
- 小李对王明指桑骂槐。
- 这分明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发泄对这几位同志的刻骨仇恨。
- 我一向笨,所以你就是指桑骂槐,我也听不懂。
- 这部小说显然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讽刺了那些政治人物。
- 我这个直肠子听不懂别人指桑骂槐,有话请直说!
- 你以为他真是骂自己的女儿么?其实是指桑骂槐,让我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