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借古讽今是一个连动式结构的成语。指假托古人古事来影射、讽刺、攻击现实;一般表示不满。常作谓语、定语。
- 例:(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2)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单字详解:- 借(jiè):1.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用。~阅。~账。~据。~条。 2.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钱给人。 3. 假托:~口。~端。~故。~代。~景。~喻。~题发挥。 4. 依靠:凭~。~势。
- 古(gǔ):1.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3. 姓。
- 讽(fěng):1.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诵(抑扬顿挫地诵读)。~咏。 2.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刺。~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一劝百。
- 今(jīn):1.现在:~天。~生。~世。~番(这次)。古为~用。~是昨非。
英文翻译:use the past to disparage the present
- 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借古讽今,托物寓意。
- 由于盛行"文字狱",清时的文人只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来针砭时弊。
- 这篇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借古讽今,说得鞭辟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