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结构用法:- 挺身而出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 “挺身而出”和“自告奋勇”;都含有“不害怕危险;主动出来”的意思。但“挺身而出”偏重指在危急时刻主动走出;“自告奋勇”偏重指在一般情况下主动地提出来。
- 例: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单字详解:- 挺(tǐng):1.笔直,突出:笔~。~进。~拔。~立。~秀。~括(guā)(衣服、衣料等平整)。~劲(jìng )。 2. 伸直,凸出:~直。~起腰。 3. 支撑:~节(坚持节操)。 4. 很:~好。~香。 5. 量词,用于挺直物:一~机关枪。
- 身(shēn):1.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5. 孕,娠:~孕。 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 而(ér):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 出(chū):1.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唐朝初期,皇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妒忌秦王李世民的威望,联合密谋要杀害李世民。李世民得到密报,先下手为强,在玄武门出其不意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的部下率军攻打玄武门,守将敬君弘挺身而出,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
英文翻译:to step forward bravely
- 想不到平时给人软弱印象的她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 在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 在抗洪抢险的紧急关头,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 在坏人坏事面前,我们共青团员应该挺身而出,与其作坚决的斗争。
-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国家财产。
- 做为一个时代青年,路见不平应挺身而出,岂能袖手旁观!
- 大敌当前,每个人都要挺身而出。
- 他挺身而出,赤手空拳与持刀歹徒英勇搏斗。
- 面对歹徒对他人行凶,我们应挺身而出,决不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