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
ruò
hán
chán
📢
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正音辨形:引经据典:单字详解:
  • 噤(jìn)1.闭口不说话:~口。~声。~若寒蝉。  2. 因寒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战。寒~。  
  • 若(ruò)1.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  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  4. 约计:~干(ɡān )。~许。  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 寒(hán)1.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噤。~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喧。~来暑往。唇亡齿~。  2. 害怕:~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门。~伧。~舍。~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酸。~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 蝉(chán)1.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联。~蜕。~韵(蝉鸣)。寒~。金~脱壳。  2.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纱。  
成语故事:朗读🎧
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
  
  在家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会颍川郡守、县令,畅谈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与他迥然相反,闭门谢客。
  
  颍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
  
  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提醒他出来做官,直言道:“像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明哲保身,一声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蝉’),实乃当世之罪人;而我与他相反,让你赏善惩恶,为你尽微薄之力。”
噤若寒蝉”近义词详细 >
噤若寒蝉”反义词详细 >
英文翻译:to keep quiet out of fear (idiom)
"噤若寒蝉"造句:更多 >
  1. 在校长面前,李芳噤若寒蝉
  2. 有时沉默的确是金,有时却只是怯懦而噤若寒蝉
  3. 道不行则隐,莫怪我噤若寒蝉,不谈国事。
  4. 平日高谈阔论,但该他们说话时,却又噤若寒蝉
  5. 老将军一生气,全场立即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6. 母亲只用眼角一瞄,我们马上闭紧嘴巴,噤若寒蝉
  7. 我就是了解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蝉
  8. 冠以爱国之名,反对派随之噤若寒蝉
  9. 经理不在公司的时候,小李便称孤道寡,目中无人;经理一回来,他便藏头缩尾,噤若寒蝉
  10. 爸爸正在气头上,大家都噤若寒蝉,深怕再惹他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