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一丝不苟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 “一丝不苟”和“一丝不乱”;都有“办事认真”。但“一丝不苟”偏重于“不苟”;有一点也不马虎的意思;“一丝不乱”偏重于“不乱”;有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点也不零乱的意思。
- 例:(1)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2)由于他工作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几次发现并避免了事故的苗头。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单字详解:- 一(yī):1.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 丝(sī):1.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3. 细微,极小:一~不苟。 4.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5.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丝等于千分之一分):~毫(喻极少,极小,一点儿)。~恩发(fà)怨(指极小的恩怨)。 6. 公制长度单位,一米的十万分之一(亦称“忽米”、“道”)。 7.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8.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不(bù):1.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苟(gǒu):1.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 2. 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 3. 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 4. 姓。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禁止杀牛。一天,乡绅张静斋和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知县汤奉。汤奉设宴招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将一些人士拼凑起来的五十多斤牛肉送给他。汤知县一向受贿,可上朝又有禁令,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问张静斋:“刚才有几个人送来五十斤牛肉,要求对他们的政策放松一点,你说我收还是不收?”张静斋摇头道:“万万使不得,我们都是朝廷命官,心中应只有皇上,不能收受贿赂,即使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也不例外。”并举例说:“洪武年间,有一次皇上到刘伯温家中造访,正巧江南张士诚送来一坛子小菜。刘伯温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坛子金子。皇上见了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刘伯温贬为青田知县,不久又将他毒死。”汤奉听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理才好。张静斋说:“你可以借此事大作文章,把这个老者和那几个人抓起来,用一副大枷锁了,把牛肉堆在枷上,并且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胆大妄为。如果上司知道你办事一丝不苟,一定会提拔你的。”汤知县听了连连称是。
英文翻译:be conscientious and meticulous; dot one's i's and cross one's t's; precise
-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 张老师对待教学工作一向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 爸爸写文章一丝不苟,用词造句反复推敲。
- 白求恩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刘老师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是大家学习上的表率。
- 一提到工作,妈妈总是那么紧张,那么一丝不苟。
- 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 她是个是一丝不苟的人,银钱帐目,管理得一清二楚。
- 小红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一丝不苟地记笔记。
- 他办事考虑周到,一丝不苟,总能做得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