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基本汉字。
“枕”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头。落(lào )~。~席。
-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戈待旦。~藉(纵横相枕而卧)。
- 垫着:~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手上写)。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从木、从臼,冘声。从木,表示类别,其材质与木有关;「
」为「冘」之倒形,其下有「臼」,表示人头依靠之处中间低、两端高的样子。篆文则省「臼」,并将倒形的「
」转正,成为从木、冘声的结构。「冘」之篆文作「
」,正像人肩挑担子的样子,本义是担荷,引申而有依靠的意思,于此作为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详细解释:
-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 同本义 [pillow]
枕,卧所荐首也。——《说文》
辗转伏枕。——《诗·陈风·泽陂》
险且枕。——《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 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
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又如:枕上之花(比喻女色);枕箱(可作枕头使用的长方形扁箱。出门旅行时放置零物);枕山(谓垫得很高的枕头);枕中术(藏在枕中的秘术);枕中书(珍秘之书) - 枕骨 [occipital bone]
头横骨为枕。——《素问·骨空论》 - 枕着 [pillow]
曲肱而枕之。——《论语》
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晋书》
尸骸枕藉。——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又如:枕弓(犹枕戈);枕戈汗马(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枕石(枕于石头。多指隐居山林);枕甲(枕着铠甲) - 靠近,临 [be near to]
会稽东接于海,南近 诸越,北枕大江。——《汉书·严助传》。又如:枕江(临江);枕河(临河);枕水(靠近水边);枕流(靠近水流) - 卧,睡 [sleep]。如:枕月(躺在月光下);枕格(卧于床上;指受酷刑)
常用词组:
- 枕戈待旦 zhěngē-dàidàn
[maintain combat readiness] 兵器为枕,以待天明。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 - 枕戈寝甲 zhěngē-qǐnjiǎ
[pillow on a weapon and sleep on an armour] 枕着兵器,披甲而卧。比喻心忧军事,不敢安眠,常备不懈 - 枕骨 zhěngǔ
[occipital bone] 形成颅骨后部并围绕着枕骨大孔的一块复合骨 - 枕藉 zhěnjiè
[to lie in complete disarray or lying on top of each other] 纵横交错地躺在一起
相与枕籍乎舟中。——苏轼《前赤壁赋》 - 枕巾 zhěnjīn
[a towel used to cover a pillow] 铺在枕头上的织品 - 枕块 zhěnkuài
[rest the head on lumps of clay] 古代丧礼。居父母之丧,其子女要头枕土块、身卧草垫以示哀痛
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
居庐食粥,席薪枕块。——荀子《礼论》 - 枕冷衾寒 zhěnlěng-qīnhán
[pillow and quilt cold with no bed-fellow] 枕头冷凉,被窝不温。形容孤眠独处的寂寞清冷
香残烛暗,枕冷衾寒。——《清平山堂话本》 - 枕木 zhěnmù
[sleeper] 横铺在铁道路基上垫平并固定铁轨的方木 - 枕套 zhěntào
[pillowcase] 枕头的外套,常用白亚麻布或棉布制成 - 枕头 zhěntou
[pillow] 躺着的时候,垫在头下使头略高的卧具 - 枕席,枕席儿 zhěnxí,zhěnxír
(1) [pillow mat]∶铺在枕头上的凉席。也叫“枕头席儿”
(2) [bed]∶枕头和席子,泛指床榻
不安枕席
(3) [to lie in complete disarray or lie about on each other]∶枕籍 - 枕心 zhěnxīn
[pillow (without the pillow case)] 枕头中间的囊状物,又叫枕头心儿
百科解释:
枕,中国汉字,用于组词,如枕头等。
英文翻译:
to rest one's head; to pillow; pillow
“枕”字组词:
包含“枕”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枕”的字谜语有:
-
春归沈水清
(打一字)
-
前人爱心存书札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