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鹿
  • 笔画11画
  • 部外0画
  • 结构左上包围
  • 仓颉IXP
  • 四角00212
  • 郑码TX
  • 五笔YNJX
  • 区位码3425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鹿”: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象形。基本汉字。
    “鹿”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1.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2.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
    3. 粗,粗劣:~裘。~布。~床。
    4. 姓。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1/2
    甲骨文
    1/2
    金文
    1/2
    战国文字

    篆文
    1/2
    隶书

    楷书

    甲骨文之,纯以图像呈现。其形上像二角、中以眼像头,下像身、尾、两脚。另一形较为简单,以一角显示,全以侧立之形呈现。金文第一例承自甲文第一例,显而易见;第二例省略身、尾,不影响其音、义。战国文字二例,都上像角,中像头,下像两脚。篆文上像角,中像头,下像身、两脚,而头的右笔向下拖长,使形体为之讹变,然不失为象形。字经隶书,体变作,益失其形,楷书则据隶书第二例以定体。以上诸形,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2. 同本义 [deer]
      鹿,山兽也。——《说文》
      即鹿无虞。——《易·屯》
      呦呦鹿鸣。——《诗·小雅·鹿鸣》
      鹿中容八算。——《仪礼·乡射礼记》又如:鹿中(刻成鹿形的木器);鹿伏鹤行(形容小心警惕的样子)
    3. 比喻政权,爵位 [political power]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又如:鹿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汤阴朝歌镇南,相传为殷纣王所造。武王伐纣,纣兵败,登台自焚而死)
    4. 方形粮仓 [granary;barn]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5. 通“麓”。山脚 [foot of a hill or mountain]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谷梁传·僖公十四年》
    6. 通“簏”。竹箱 [bamboo vessel]
      而囷鹿空虚。——《国语·吴语》

    〈形容词〉
    • 粗,陋 [coarse]。如:鹿布(粗布);鹿车(用人力推拉的窄小车子)

    常用词组:
    1. 鹿角 lùjiǎo
      [antler;deer horn] 雄鹿的角。亦指为阻止敌军前进而设置的树枝、荆棘之类的障碍物
    2. 鹿卢剑 lùlújiàn
      [handle of sword wound with silk thread] 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
    3. 鹿茸 lùróng
      [pilose antler of a young stag] 雄鹿的幼角
    4. 鹿死谁手 lùsǐshuíshǒu
      [at whose hand will the deer die——who will win the prize] 鹿:谓猎取的对象。喻指政权。比喻最后胜利属于谁
      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晋书·石勒载记下》
    5. 鹿砦 lùzhài
      [abatis] 用树木设置的形似鹿角的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前者主要用于防步兵。后者主要用于防坦克。设置时可用有刺铁丝、手榴弹和地雷予以加强
    百科解释:
    被人们称为鹿的动物在不同地区可能是不同的种类,这类动物在人们的观念中容易于其他偶蹄目动物(如猪、牛)等区分。在生物分类学鹿类动物上包括反刍亚目鹿上科的麝科和鹿科,有时也包括与鹿上科亲缘较近的鼷鹿上科的鼷鹿科和长颈鹿上科的长颈鹿科动物。
    英文翻译:
    KangXi radical 198; surname; deer
    “鹿”字组词:
    包含“鹿”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鹿”的字谜语有:

    1. 头顶有角似珊瑚,身上开满小梅花,四条小腿细又长,猛兽来袭快步飞 (打一字)
    2. 小城故事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