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从足、帝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子。~筋。
篆文
楷书
此字始见于篆文。篆文作,由「足」、「虒」二字构成。从足,示足部之义。从虒,声符,注明音读。「蹄」字晚出,不见于《说文》,楷书作,从足,示足部义。从帝,声符,注明音读。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 同本义 [hoof]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 柳宗元《三戒》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 指牲口 [draught animals]。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 兔网,捕兔的工具 [net of catching hare]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 另见 dì
常用词组:
- 蹄筋 tíjīn
[tendon] 供食用的牛、羊、猪等四肢上的筋 - 蹄髈 típang
[the uppermost part of a leg of pork] 〈方〉∶猪腿的上部 - 蹄躈 tíqiào
[hoof and mouth] 当作“蹄躈”。 古时计算牲畜论蹄与口的数目。如“马蹄躈千”即马二百匹。噭,口
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 蹄声 tíshēng
[hoofbeat] 蹄子踏到地面或其他硬东西上碰击的声音 - 蹄铁 títiě
[shoe] 钉在兽蹄上的[常为铁制的] 金属片或边缘,使蹄不受伤或帮它站稳 - 蹄子 tízi
(1) [hoof]∶保护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曲形角质覆盖物,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
(2) [leg of pork] 〈方〉∶猪蹄
(3) [wench]∶旧时骂女子的话
百科解释:
拼音:tí(作动词用时读dì)注音:ㄊㄧˊ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蹄子。蹄筋。
英文翻译:
leg of pork; little witch; hoof
“蹄”字组词:
包含“蹄”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蹄”的字谜语有:
-
打起黄莺儿
(打一字)
-
鸟亦罢其鸣
(打一字)
-
过路君子念三遍
(打一字)
-
林莺巢燕总无声
(打一字)
-
皇帝的左脚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