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造字法为形声:从犭、火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 有力的麋鹿。
-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 姓。
甲骨文字形从犬、大声。「犬」为狗,作为形符,表示义与犬有关;「大」为人正面张臂跨立之形,乃人体最大之形貌,故引申而为大小之大,于此作为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金文字形仍从犬,而「大」字则变形为「亦」;「大」、「火」形近,故金文或有讹作从犬、从火者,而为篆文、隶书及楷书之所本。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犬,亦声。本义: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
- 同本义 [Di nationality in ancient North China]中国古代民族名。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又指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夷狄益甚。——《史记·货殖列传》 - 中国古代的低级职员 [inferior clerk]。如:狄人(古代掌乐的下级官吏)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周礼·天官下·内司服》
钟磬竽瑟必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礼记·乐记》
百科解释:
狄,di,从犬从火。通翟。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犬”指当时的“犬戎族”:犬是狗,戎是持武器的人,合起来就是“拿着武器带着狗的牧猎民族。狄是以族命名的姓氏。源于周代。周代的时候狄族活动于齐、鲁、晋、卫之间。后世的子孙于是以族名为自己的姓氏,称为狄氏。又是以国为氏的姓氏。出自参卢氏,为炎帝的后裔。他们的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为在参卢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周成王封他于狄成(今天的山东省高青县南),他在那里建立了狄国。这个国家灭亡以后,国人便以国为氏,姓狄。
英文翻译:
low ranking public official (old); generic name for northern ethnic minorities during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221 BC-220 AD); surname Di
“狄”字组词:
相关谜语:
谜底为“狄”的字谜语有:
-
灯猜之前闻笛声
(打一字)
-
黄耳定从秋后到
(打一字)
-
献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