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字有3个读音,另见:
jīn![](/images/load.svg)
qín![](/images/load.svg)
“矜”: 造字法为形声:从矛、今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images/load.svg)
小篆
![](/images/load.svg)
楷体
详细解释:
〈名词〉- 同“鳏”。无妻的老人。也泛指无妻的人 [widower]
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礼记·王制》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诗·小雅·鸿雁》
不侮矜寡。——《诗·大雅·烝民》
养孤老,食常疾,收矜寡。——《管子·幼官》
有矜在民间,曰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善者必先乎矜寡孤独。——《说苑·修文》又如:矜人(贫苦可怜的人);矜寡(同“鳏寡”) - [动]∶同“瘝”。得病 [illness]
何草不玄,保人不矜。——《诗·小雅》 - 另见 jīn;qín
百科解释:
古时候,矜是一种武器,形似矛,但无刃、不可杀伤,宫廷里用作仪仗使用,用于迎接国之贵宾。古文献《越绝书·外传·记地传》中记载:“句践伐吴,霸关东,从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居无几,躬求贤圣。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治礼往奏。句践乃身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出死士三百人,为阵关下。孔子有顷到越。”文中提到勾践杖持的“物卢之矛”(亦称“屈卢之矛”),就是所谓的“矜“。此处描述了越王勾践在起兵伐吴前,亲迎贵宾孔子的场合——摆出由三百名军士组成的仪仗队,持矜相迎。后来,”矜“引申出不同的意思:念jīn时,①表示怜悯,怜惜。因为以仪仗相迎,是对来宾的珍视、器重,是一种怜爱的表现。②表示自尊,庄重。古语云:”夫以礼待人者,必以礼律己“,即尊重别人的人,一定具有自尊自重的美德。念qín时,一般解释为矛柄。因为”矜“是无刃之矛,不能杀伤,是一种”仁义“的武器;但因为其应用的场合特殊,又有一种不可冒犯的气势。就如长矛之柄,虽然不能杀戮,但不怒而威。念guān时是通假字,古义通“鳏”。鳏本指一种大鱼,即鳡(gǎn),这种鱼的特点是喜欢独游,所以民间多用“鳏”来形容“无妻之人”。但贵族和文人雅士多认为,“鳏”是”曲高和寡“的意思,表示技艺超卓、知音难得,多用于形容年老的君王和遗世独立的雅士。
英文翻译:
to boast; to esteem; to sympathize
“矜”字组词:
包含“矜”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矜”的字谜语有:
-
繁务至今已半清
(打一字)
-
柔衾欲盖卸春衣
(打一字)
-
一心念念列前茅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