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逼上梁山是一个动宾式结构的成语。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一般作谓语、定语。
- “逼上梁山”和“铤而走险”;都有“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冒险、反抗”的 意思。但“逼上梁山”偏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义的行动、革命行动;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铤而走险”偏重在冒险;所指的行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 例:(1)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吗?(2)那时我学修理自行车是逼上梁山;自己不动手没别的办法。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单字详解:- 逼(bī):1.强迫,威胁:~迫。~促。~命。~使。~问。~租。~债。 2. 切近:~近。~真。~视。~肖(xiào )(很相似)。 3. 狭窄:~仄。~侧。~狭。
- 上(shàng):1.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1”的高音。
- 梁(liáng):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6. 姓。
- 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 4. 姓。
古典小说《水浒》描写了宋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里面许多起义军头领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个起义军根据地的。有个叫林冲的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原在官府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当权的大官高俅之子为了霸占他的妻子,三番几次陷害他,派人暗杀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他的人。这时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杀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上了梁山。
英文翻译:be driven to revolt
- 林冲最后逼上梁山做了义军头目。
-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吗?
- 别以为我愿意这么做,我也是被逼上梁山,实在不得已。
-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 林冲屡遭官府迫害,被逼上梁山,扯旗造反。
- 他之所以会做出这件不应做的事,完全是被逼上梁山,出於无奈。
- 那时我学修理自行车是逼上梁山,自己不动手没别的办法。
- 做人不要太绝,以免把他逼上梁山,做出触犯法纪的事!
- 别以为我愿意这麼做,我也是被逼上梁山,实在不得已。
- 我是学理工科的,因工作需要,单位领导非要让我当秘书不可,真是逼上梁山,只有学着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