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心不在焉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 “心不在焉”和“心猿意马”都含有“心思不专注”的意思。但“心不在焉”是偏重心思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心猿意马”偏重于心思不定如同猿跳马奔一样;形容一会想这;一会想那;心思变化无常。
- 例:(1)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课后做练习就会遇到困难。(2)驾驶机动车要精神高度集中;可不能心不在焉。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单字详解:- 心(xīn):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 不(bù):1.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在(zài):1.存,居:存~。健~。青春长~。 2. 存留于某地点:~家。~职。~位。 3.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乎。事~人为。 4.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种地。 5.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逃。~望。~握。~理。~朝(cháo )。~野。~世。 6.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所不辞。无所不~。
- 焉(yān):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不复出~。 2.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 4. 文言助词:又何戚~。
英文翻译:with one's thoughts wandering; inattentive; preoccupied; absent-minded
- 我一边逗着小狗,一边心不在焉的回答着他的问题。
- 因为快要放假了,所以同学们都心不在焉。
- 他心不在焉的用脚拨着石子,把别人的话都当成耳旁风。
- 他每天上课都心不在焉,老是东张西望的。
- 他上课心不在焉,一直望著窗外发呆。
- 蔡老师讲课心不在焉,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 最近晓东同志在工作期间总是心不在焉,到底是什么原因?
- 我也不知怎么搞的,最近做什么事情总是心不在焉的。
- 难道这件事很难办到吗?不,是你自己心不在焉!
- 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