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出言不逊是一个主谓式结构的成语。含贬义;用来指说话傲慢无礼;出口伤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 例:你把我的书弄脏了;不但不道歉;反而出言不逊;对吗?
正音辨形:- 不;不能读作“bú”;逊;不能读作“sūn”。
- 逊;不能写作“训”。
引经据典:-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单字详解:- 出(chū):1.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 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 3. 离开:~发。~轨。~嫁。 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 5. 发生:~事。 6. 显露:~现。~名。 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席。~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 10. 显得量多:这米~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 言(yán):1.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 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 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 5. 姓。
- 不(bù):1.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逊(xùn):1.退避,退让:~位。~遁。 2. 谦让,恭顺:~让。谦~。 3. 次,差,不及:~色。
张邰原是三国时袁绍手下的一员战将。 袁绍有一次与曹操在官渡大战。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督运粮草,屯积在乌巢。曹操于是赶往乌巢袭击淳于琼。 张邰劝谏袁绍说:"曹操兵士虽然比我军少,但都是精兵,万一 淳于琼守不住乌巢,就糟了,我以为应该派重兵支援乌巢。" 袁绍的另一名大将郭图说:"张邰说的不是好计策。我看应该先 袭击曹操的大本营,这样,曹操一定会回去救援,乌巢之围便不救自解了。" 张邰听了,不同意郭图的意见,说:"曹操兵营易守难攻,不可能 很快攻下。如果淳于琼被擒,我们断了粮草,就输定了。" 袁绍觉得自己的兵力远胜于曹操,于是采取郭图的方案,只派遣小部队救援淳于琼,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营。曹操严密防守,袁绍无法将曹操的大本营攻破。曹决袭击乌巢成功,用大火烧了袁绍屯在乌巢的粮草,这一来,袁绍的军心动摇、不战自败。 郭图知道这次失败是由于自己的计策不当造成的,便采取恶人 先告状的办法,向袁绍诬告说: "张邰对吃了败仗竟然幸灾乐祸,说话也很傲慢无礼。" 张邰知道后,生怕袁绍迁怒于他,于是投奔曹操。他对曹操说: "郭图对袁绍说我幸灾乐祸,出言不逊,我只能来投奔你了。" 曹操说:"你来投奔我,就像韩信投奔刘邦一样正确。"
英文翻译:speak insolently
- 他出言不逊,被父亲狠狠教育了一顿。
- 你把我的书弄脏了,不但不道歉,反而出言不逊,对吗?
- 别因为纠纷而出言不逊,也不要因为这互相嫌弃,做为成功人士,应该对谁都彬彬有礼,创造和谐的氛围!
- 就算她是千金大小姐,也不能这样出言不逊。
- 美国新任副总统乔拜登容易出言不逊。
- 他常常出言不逊,难怪会树敌这么多。
- 他出言不逊,顶撞老师,因而被处罚了。
- 他出言不逊,惹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 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 小张说话总是出言不逊,没人愿意跟他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