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照葫芦画瓢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作谓语、宾语;指模仿
- 例: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引经据典:-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单字详解:- 照(zhào):1.光线射在物体上:日~。~耀。~射。 2. 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镜子。 3. 摄影:~相。拍~。 4. 画像或相片:小~。写~。 5. 看顾:~管。~顾。 6. 按着,依着:依~。遵~。~搬。~本宣科。 7. 凭证:护~。牌~。执~。 8. 知晓:心~不宣。肝胆相~。 9. 通知,通告:知~。~会。 10. 对着,向着:~壁。~敌人开枪。 11. 查对:对~。查~。
- 葫(hú):1.〔~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 2. 大蒜的别称。
- 画(huà):1.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2.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a.成卷轴形的画;b.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 3.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 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 5.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6. 同“划1”。
- 瓢(piáo):1.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泼大雨。 2. 形状像瓢的:~虫。~儿菜。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英文翻译:lit. to draw a dipper with a gourd as a model (idiom); fig. to copy slavishly
- 看老师怎么画,你也照样画,照葫芦画瓢总会吧!
- 照本宣科的近义词为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 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 素质教育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不可把他们教育成只知照葫芦画瓢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