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基本汉字。
字形演变过程:
1/2
甲骨文
1/2
金文
1/3
战国文字

篆文
1/2
隶书

楷书

简体

殷甲骨文有从贝、朿声字,金祥恒先生始隶作责。唯字只用为方国名,与责任、责求意无涉,更与债、绩等用法无关。周金文亦有相同字形,字已隶作责,读为积〈旂鼎〉,为蹟〈秦公簋〉。战国《郭店简‧太一生水》亦见责字,唯属残词。篆文才明确有责求意,从贝、朿声。《说文》:「责,求也。」段注:「引伸为诛责、责任。《周礼‧小宰》:『听称责以傅别。』称责,即今之举债,古无债字,俗作债。」隶书字形承篆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楷书字形则可上溯战国文字。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