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在500个最常用字中排第434位。 造字法为象形。基本汉字。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英文名称:[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字形演变过程:

甲骨文
1/3
金文
1/2
战国文字
1/3
篆文

隶书

楷书

简体

甲骨文之,以直式呈现,上像有眼的马头,中像身,下像尾,左像两脚,右像鬃毛,属象形。金文三例,第一例承自甲文之形,只是身子纯用线条表现而已。第二例改变较多,然大抵不失有头、身、四脚和鬃毛。第三例保持头、眼、鬃毛,馀以两横划示意,显失其形。战国文字二例,第一例和金文第二例近似;第二例和金文第三例一致。篆文大抵承之金文第一例、战国文字第一例,上像有眼的马头,左像四脚,中像身,下像尾,右像鬃毛。古文、籀文之马,也都像马形,只是鬃毛离了马头,稍失其形,然不影响其音、义。字经隶书,形变为,楷书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诸形,除金文第三例、战国文字第二例以外,馀仅繁简不同,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六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