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繁體字:
詩):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从讠、寺声。基本汉字。
“诗”异体字有:![](/images/load.svg)
基本解释:
-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战国文字从言、寺声。篆文、隶书、楷书同。「诗」的本义为诗歌,因此从「言」表义;从「寺」声没有兼义的功能,依《说文》,「寺」的本义是官府厅堂,和「诗歌」无关。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 同本义 [poetry;verse;poem]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诗,志也。——《说文》
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国语·鲁语》
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临清流而赋诗。——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诗筒(装诗稿的竹筒);诗瓢(放诗稿的瓢勺);诗友(以诗词唱和的朋友);诗虎(作成诗句的灯谜);诗流(诗的流别系统);诗案(因诗获罪的案件);诗眼(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诗债(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诗传(诗集);诗狱(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 - 指《诗经》。在古语中凡称“诗曰”、“诗云”都是指《诗经》 [The Book of Songs]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孟子·梁惠王上》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如:诗什(《诗经》以十篇为一单位,编为一卷,因乃名为一什);诗序(《诗经》的序);诗教(《诗经》的教化功能);诗传(《诗经》的注解) - 诗人 [poet]。如:诗公(对诗人的尊称);诗手(诗人);诗侣(诗友);诗囚(指苦吟诗人。因其诗境艰涩困苦,如被囚禁一般);诗奴(轻视下乘的诗家。好作诗或绝无佳篇);诗宗(对诗人的敬称词);诗翁(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诗圣(有极高成就的诗人)
- 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 [fine thing]。如:诗景(优美的景色);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
〈动词〉- 诵诗;作诗;赋诗歌颂 [poetize]
能造者其必诗,敢往者无不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又如:诗功(作诗的功力);诗酒(做诗与饮酒);诗道(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诗牌(用以题诗的木板);诗怀(做诗怀念)
常用词组:
- 诗碑 shībēi
[poem tablet] 名胜中刻诗的石碑 - 诗才 shīcái
[poetic talent] 写诗的能力 - 诗歌 shīgē
[poems and songs;Poetry]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 诗格 shīgé
(1) [poetry rule]∶做诗的法则
(2) [poetry style]∶诗的风格
诗格不高 - 诗行 shīháng
[verse] 诗的一行 - 诗话 shīhuà
(1) [notes on poets and poetry]∶评论诗人和诗篇的著作
《随园诗话》
(2) [notes on classical poetry]∶旧时有诗有话的小说,可以说唱
《唐三藏取经诗话》 - 诗集 shījí
[collection of poems;poetry anthology] 编辑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诗而成的书 - 诗节 shījié
[stanza] 诗的一节,由排列成为一个单元的一组诗行构成 - 诗经 Shījīng
[Shi Jing(Classic of Poetry);The Book of Songs]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汉代将《诗》列入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为“五经”之一 - 诗境 shījìng
(1) [poetic conception and background]∶诗中所表现的意境
(2) [poetic environment]∶也指富于诗意的环境 - 诗剧 shījù
[poetic drama] 对白为诗的戏剧 - 诗礼 Shī-Lǐ
(1)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
(2) [cultured]∶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之家 - 诗律 shīlǜ
[poetic rules and forms] 诗的格式和韵律 - 诗朋酒友 shīpéng-jiǔyǒu
(1) [friend of wine and poetry] 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
寻几个诗朋酒友,向尘世外消磨白昼。——元· 不忽木《辞朝·村里迓鼓》曲
我一心待相伴着诗朋酒友,我其实不爱你紫绶金貂。——明·无名氏《东篱赏菊》
(2) 亦作“诗朋酒侣” - 诗篇 shīpiān
(1) [poem]∶诗的总称
这些诗篇充满了革命激情
(2) [epic]∶比喻类似史诗的事物
我们时代的壮丽诗篇
(3) 也比喻富有意义的故事、文章等
光辉的诗篇 - 诗琴 shīqín
[lute] 源自东方有大梨形琴身和带品的指板、有六到十三对琴弦、用置于琴头中的弦轴调音的弹拨乐器 - 诗情画意 shīqíng-huàyì
[idyllic]形容自然景色很美,好像诗、画中的境界
我们来到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顿觉心旷神怡 - 诗趣 shīqù
[interest and charm] 诗的意趣
富于诗趣 - 诗人 shīrén
[poet] 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 诗圣 shīshèng
[be poet of high attainments] 造诣极高的诗人。如杜甫 - 诗史 shīshǐ
(1) [history of poetry]∶诗歌发展的历史
(2) [poetry of historic significance]∶指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如杜甫的诗歌 - 诗书 Shī-Shū
(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诗坛 shītán
[poetry world] 诗歌界
诗坛盛会 - 诗仙 shīxiān
[fairy poet] 才情高超、气韵飘逸的诗人,如称唐代诗人李白为“诗仙” - 诗兴 shīxìng
[pegasus;poetic inspiration]做诗的兴致
诗兴大发
这种奇景,古时侯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诗兴大发。——《海市》 - 诗意 shīyì
[poetic quality or flavour] 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富有诗意 - 诗余 shīyú
[verse]诗词中词的别称,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而得名 - 诗韵 shīyùn
(1) [rhyme (in poetry)]∶做诗所押的韵
(2) [rhyming dictionary]∶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 - 诗章 shīzhāng
[poem]诗篇 - 诗作 shīzuò
[poetic works] 诗歌作品
英文翻译:
poem, verse, ode; poetry
“诗”字组词:
包含“诗”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诗”的字谜语有:
-
还我河山
(打一字)
-
十分道地
(打一字)
-
十分有计划
(打一字)
-
水绕禅窗静,香凝古殿深
(打一字)
-
小心一点,话惹是非
(打一字)
-
曰上方曰梵刹
(打一字)
-
收取旧山河
(打一字)
-
有言在先寸土不让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