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字有2个读音,另见:
káng
“扛”: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从扌、工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篆文

楷书
此字始见于篆文,从手、工声。楷书同。字从「手」为义符,表示是手部的动作;从「工」为声符,不兼义,依《说文》,「工」字的本义为「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此义和「扛」义无关。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详细解释:
〈动词〉- 用两手举重物 [lift with both hands]
扛,横关对举也。——《说文》。字亦作掆.
两人对举为扛。——《后汉书·费长房传》注
翘关扛鼎。——左思《吴都赋》
扛,举也。——《广雅》
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史记·项羽本纪》又如:扛鼎(举鼎);扛舁(举抬) - 两人或两人以上共抬一物 [(of two or more people) carry together]。如:四个兵把他扛到驴背上;扛帮(聚合众人结成帮派);扛哄(合伙哄骗)
- 磕;碰 [impact]。如:吃倒好吃,只怕有些扛牙;扛了扛团长的肩膀
- 阻拦 [block]。如:八戒扛住行者说…
- 横架 [bar]
这时城门已经上了大铁锁,扛了大木闩。——李连璧《古城怒火》 - 顶撞;抬杠 [contradict; argue for the sake of arguing; bicker]
呆子慌了,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扛住钯齿。——《西游记》 - 另见 káng
百科解释:
为多音字,读音为kang 或gang 。一般指扛东西,kang音为常用拼音,但也有gang音,例如,力能扛鼎。
英文翻译:
old variant of 扛; to carry on one's shoulder; (fig.) to take on (a burden, duty etc); (of two or more people) to carry sth together; to raise aloft with both hands
“扛”字组词:
包含“扛”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扛”的字谜语有:
-
打发男人来干活
(打一字)
-
打工一定要小心
(打一字)
-
一手掩盖半天下
(打一字)
-
提前施工
(打一字)
-
手工课相碰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