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繁體字:
訪):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从讠、方声。基本汉字。
“访”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
-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战国文字从言、方声。篆文、隶书、楷书同。本义为向贤者请教、征询,这些动作必需以言语进行,因此从「言」表义。从「方」声有兼义的功能,依《说文》,「方」的本义为「并船也」,似乎与「访」义无关。但是在文献中,「方」多半释为「四方」、「方法」等意义,向贤者请教、征询,必须到四方访求贤者,目的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访」从「方」声有兼义的功能。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 同本义 [seek advice]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visit]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 寻求 [seek by inquiry;try to get;search]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 通“方”。初始 [start]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 谋议 [consult]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 调查;查处 [investigate;look into]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常用词组:
- 访查 fǎngchá
[investigate] 探求寻查;调查打听
访查逃犯行踪 - 访贫问苦 fǎngpín-wènkǔ
[inquire of the poor about their past sufferings] 有目的地去贫苦户家里访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和对工作的意见等 - 访求 fǎngqiú
[search for;seek by inquiry;try to get] 查访搜求
访求善本古籍 - 访问 fǎngwèn
(1) [visit;call on]∶拜访,有目的地探望
天刚黑时去访问了几位朋友
(2) [go sightseeing;visit]∶观光;游历
想在一个月后访问英国 - 访寻 fǎngxún
[search for] 查访寻觅
访寻失去的踪迹
百科解释:
访 (形声。从言,从方,方亦声。“言”指“面谈”,“方”指“城邦国家”。“言”与“方”联合起来表示“派出使节与另一个方国的国君或高官面谈”。本义:与方国之君晤谈。
英文翻译:
ask, inquire; visit
“访”字组词:
包含“访”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访”的字谜语有:
-
分半纺丝分半读
(打一字)
-
口而诵
(打一字)
-
土话
(打一字)
-
万般话儿记心头
(打一字)
-
万语记心头
(打一字)
-
忘将芳草谢先生
(打一字)
-
摘下芳草谢先生
(打一字)
-
家乡话
(打一字)
-
地方话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