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18画
  • 部外14画
  • 结构左右
  • 仓颉BMBB
  • 四角71227
  • 郑码QFGL
  • 五笔EFDJ
  • 造字法形声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臑”字有2个读音,另见:
    ér

    ”: 造字法为形声:从月、需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1. 牲畜前肢的下半截。
    2. 中医指人自肩至肘前侧靠近腋部的隆起的肌肉。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小篆

    楷体
    详细解释:
    〈名词〉
    1. 人的上肢。亦指臂之羊矢穴 [upper limbs]?臑,臂羊矢也。——《说文》
    2. 按,臂上也。羊豕曰臑,在人曰肱。
      肩臂臑。——《仪礼·少牢馈食礼》。注:“肱骨。”
      折肩肋肺臑。——《仪礼·乡射礼记》
    3. 牲畜前肢的上部 [forelimb]
      取前足臑骨穿佩之。——《史记·龟策列传》
    〈动词〉

    • 通“臑”。煮 [boil;cook]
      鼎臑盈望,致和芳只。——屈原《大招》

    英文翻译:
    biceps (in Chinese medicine); (arch.) forelimbs of livestock animal
    “臑”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