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疵”: 造字法为形声:从疒、此声。基本汉字。
“疵”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毛病:~吝。~病。吹毛求~。
- 缺点或过失:~瑕。~咎。~点。
- 诽谤,非议:~物。~毁。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战国文字、篆文及楷书字形皆从疒、此声。疒或作「」、「」,并无不同。「疒」为病人依靠床上的样子,作为形符,表示义与病痛有关;「此」为相继而止,于此仅作为不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疒( chuáng),此声。本义:小毛病)
- 同本义 [ill]
疵,病也。——《说文》
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又如:疵瘕(腹疾) - 引申为过失;缺点 [blemish;defect;fault]
知我国有疵。——《书·大诰》又如:疵吝(缺点。疵也作玼);瑕疵(小毛病、过失);疵弊(缺点或过失) - 多余无用的赘物 [an excrescence]。如:疵面(有疵点的脸)
- 灾祸 [calamity]
鬼神为之疵疠。——《谷梁传序》又如:疵疠(灾害、疾疫);疵疫(灾害疫病) - 痛 [ache]
走的我口干舌苦,眼晕头疵,我可也把不住抹泪揉眵。——元· 杨显之《潇湘风》 - 黑斑;痣 [spot]。如:眉后有疵;疵黔(黑色的疵点);疵面(有疵斑的脸)
〈动词〉- 通“訾”。挑剔,非议,诋毁 [censure]
疵,毁也。——《集韵·纸韵》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荀子·不苟》
大化陵迟,而诋疵先主。——《后汉书·李固传》又如:疵毛(吹毛求疵,挑毛拣刺);疵陋(见闻浅陋而好非议)
常用词组:
- 疵点 cīdiǎn
(1) [slime spot]∶在纸面上有色的或透明的点,由纸浆中的腐浆块轧光时压溃形成
(2) [hickey]∶底片或正片上的缺陷
(3) [defect;flaw]∶指织物上不应当有的斑点或小毛病 - 疵品 cīpǐn
[defective products] 有缺点的产品 - 疵瑕 cīxiá
(1) [fault]∶过失;缺点
(2) [blame]∶责难;指摘
百科解释:
1、(形声。从疒,从此,此亦声。“此”意为“就餐”、“吃食”。“疒”与“此”联合起来表示“与吃食有关的病”、“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的腹痛、呕吐等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肠胃系统疾病”。本义:肠胃病。说明:“疵瘕”即腹疾;“疵疠”即“时疾”,流行病、肠道传染病。“小疵”即饮食不卫生引起的呕吐、腹泻、拉肚子。注意:“疵”的本义不是“小毛病”,“小疵”才是“小毛病”。“疵”与“小疵”不可混为一谈)
英文翻译:
flaw; blemish; defect
“疵”字组词:
包含“疵”字的成语: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