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10画
  • 部外8画
  • 结构左右
  • 仓颉NELN
  • 四角12900
  • 郑码XBKK
  • 五笔VIJH
  • 区位码1694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剥”字有2个读音,另见:

    “剥” (繁體字: :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会意:从刂、从录。基本汉字。
    “剥”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1/2
    甲骨文

    战国文字
    1/2
    篆文
    1/2
    隶书

    楷书

    简体

    《说文‧刀部》:「剥,裂(割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声。」甲骨文剥作「」、「」二形。,从刀、彔声,与篆文构形相同。彔表示音读,兼表用刀割裂之义。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说文》另收从卜之异体「?」,与甲骨文「」形相同,从刀、卜声。卜,模拟龟卜灼龟剥裂的声音,表示音读,兼表兆璺兆裂之义。《说文‧卜部》:「卜,灼剥(灸而裂之)龟也。」声符卜、彔、剥古音相近,可相互替换。剥,本义是割裂,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战国文字、篆文、隶书及楷书并以「剥」为正字,以「?」、「剥」为异体。台湾标准字作「剥」,规范字作「剥」,声符「彔」笔形小异。

    详细解释:
    〈动词〉
    1. [口]∶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 [shell;skin;peel;peel off]
      或剥或烹。——《诗·楚茨》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
    2. 另见 bō
    常用词组:
    1. 剥壳 bāoké
      [husking] 剥去或除去外壳或外皮的行为或过程
    2. 剥皮 bāopí
      (1) [peel]∶剥去某物的外层
      (2) [skin]∶除去任何动物、蔬菜或水果的皮
      剥熊的皮
      (3) [decorticate]∶剥去树皮、种子的外壳或水果的皮
    百科解释:
    剥:(1)bāo(口语),去掉外面的皮或壳,如”剥花生“”剥皮“;(2)bō(书面语),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剥削“”剥夺“”剥落“”生吞活剥“。剥,制理。字义源于《周易》剥卦卦象。卦象上九位居五阴爻之上,有统制五阴之象,卦辞讲:“剥,不利有攸往。”剥的本义是以刀砍物而致物裂。从卦形看,上九之下的五阴有中间开裂之象,生活中最常见的用斧头劈木头一样,斧子劈上头一点,即可顺其丝纹裂至于下,由此可以总结出以点带面的管理思想。
    英文翻译:
    peel
    “剥”字组词:
    包含“剥”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剥”的字谜语有:

    1. 横山断水别前行 (打一字)
    2. 轻舟裁浪近横山 (打一字)
    3. 如镰残月映湖中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