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
(繁體字:
膚):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从月、夫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
- 表面的,浅薄的:~浅。~泛。
- 大:“薄伐猃狁,以奏~公”(“肤公”即“大功”)。
金文
1/2
战国文字
1/2
篆文
隶书
楷书
简体
金文上像「?」(ㄌㄨˊ lú)下像「肉」。战国文字一个与金文相近;另一个则有变化,与《说文》所录籀文相似。篆文从肉、卢声。从「肉」表示与人体有关;「卢」表示音读。在六书中属于形声。隶书、楷书承自金文、战国文字、籀文,不从篆文。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 同本义 [skin]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 树木、果实的表皮 [bark;skin]。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sth.resembling skin]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又如:草皮;纸张 -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sacrificial meat]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measure unit of length]。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 较短的距离 [short distance]。如:肤寸之地无得
- 外表 [appearance]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 通“簠”( 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a square grain receptacle]
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形容词〉- 浅薄 [superficial]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 大 [big]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又如:肤功(大功) - 肥美,美 [beautiful]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常用词组:
- 肤皮潦草 fūpí-liáocǎo
[cursory;casual;perfunctory] 形容不认真、不仔细,草率从事,也作“浮皮潦草” - 肤浅 fūqiǎn
[superficial;shallow;half-baked;skin-deep] [学识] 浅薄;[理解] 不深刻
由于我们认识肤浅而感到生疏的宗教 - 肤色 fūsè
[color of skin] 有色人种的肤色(例如黑人的肤色)
百科解释:
“皮”和“肤”的联系与区别:“皮”是不带毛的体表层面,对应的英语单词是skin;“肤”是带毛的体表层面,由皮(skin)和毛(hair)共同构成,对应的英语单词是fur。“皮”字从“支”,强调对压力的回弹,即强调弹性和适应性;“肤”字繁体从虍(hū),从胃,虍亦声。“虍”即带毛的虎皮,意为“保护”。“胃”指人的胃,也指包括老虎在内的所有动物的可为人所食用的肉。“虍”与“胃”联合起来表示“人类的胃纳物——动物的肉——的保护层”。
英文翻译:
skin
“肤”字组词:
包含“肤”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肤”的字谜语有:
-
断肠人在天涯
(打一字)
-
清光犹为君
(打一字)
-
一月大
(打一字)
-
月傍九霄多
(打一字)
-
月隐人去两不知
(打一字)
-
直上重霄揽月归
(打一字)
-
月落人去两不知
(打一字)
-
二人于月亮旁拜天地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