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
(繁體字:
蛻):次常用字。 造字法为形声:从虫、兑声。基本汉字。
“蜕”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蝉或蛇等脱下来的皮:蛇~。蝉~。
- 蛇、蝉等动物脱皮:~皮。
- 鸟换毛。
- 解脱,变化:~化。~变。
此字始见于篆文。《说文‧虫部》:「它(蛇)蝉所解皮也。从虫、兑声。」本义是爬虫类或昆虫脱下的皮或外壳。从虫,表示动物之属;从兑,表示音读,兼表「脱解」、「分离」之义。在六书属于形声兼会意。教育部标准楷书作「蜕」,规范字作「蜕」,右上稍有差别。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虫,兑( duì)声。本义:蝉、蛇之类脱皮去壳)
- 蝉、蛇等脱皮。亦谓鸟换羽[slough off;exuviate;moult]
蜕,蝉蛇所解皮也。——《说文》
蝉蜕于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蜕蝉(蝉脱壳) - 道家认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称为尸解,也叫“蜕”。后因以蜕为死的讳称 [die]。如:蜕骨(脱去凡骨。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蜕化(道教谓人死亡解脱成仙);蜕衣(谓肉体仙去留下衣服);蜕壳(指遗骸)
- 变化;变质[degenerate]。如:蜕演(蜕化演变);蜕形(蜕化而成的形式);蜕嬗(蜕变演化)
- 脱去,除掉[get rid of]。如:蜕濯(清除,洗涤)
〈名词〉- 蛇、蝉等动物从身上脱落下来的壳或皮 [exuviae]。如:蝉蜕;蛇蜕;蚕蜕
- 尸体 [corpse]
师素不立文字,临去乃为此,与遗蜕俱存。——《徐霞客游记》 - 动物的化石 [fossil]
于淮、 济间得一龙蜕,长数十尺。——《五杂俎·卷九》
常用词组:
- 蜕变 tuìbiàn
(1) [transmutation;transform;change qualitatively]∶比喻形质的改变、转化
(2) [decay]∶见“衰变” - 蜕化 tuìhuà
[degenerate] 虫类脱皮,比喻人形质改变
蜕化堕落 - 蜕化变质 tuìhuà-biànzhì
[degenerate] 蜕化,指昆虫脱皮后外形往往有所改变。变质,指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蜕化变质,比喻人的思想受到腐蚀而发生质的变化 - 蜕皮 tuìpí
(1) [ecdysis;exuviate;cast off a skin]∶生物学名词。节肢动物及部分爬虫类在生长过程中,一次或多次脱去外皮的现象
(2) [slough]∶蛇或其他蜕皮动物的皮;尤指蜕脱的皮
百科解释:
蜕,通常指在变态时幼虫、若虫、稚虫或蛹所脱下的皮。另外《蜕》也是老舍的文学作品,是以抗战初期在济南的见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英文翻译:
molt
“蜕”字组词:
包含“蜕”字的成语: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