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简体字:
礼):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礼”的繁体字。
- 人類的行為規範。《禮記·曲禮上》:“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 規矩恭敬的態度或行為。如:“行禮”、“有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 儀式。如:“典禮”﹑“婚禮”﹑“喪禮”﹑“成年禮”。
- 表敬意的贈品。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晉書·卷七十七·陸曄傳》:“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
- 儒家的經典。見“三禮”條。
- 姓。如漢代有禮賢。
- 祭。《儀禮·覲禮》:“禮月與四瀆於北門外,禮山川丘陵於西門外。”《文選·揚雄·甘泉賦》:“集乎禮神之囿,登乎頌祇之堂。”
- 尊敬、厚待。如:“禮賢下士”。《呂氏春秋·開春論·察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1/2
篆文
1/2
隶书
楷书
简体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豊」为「礼」,并无「示」旁,后来逐渐分化。甲骨文作「豆」中盛放两串「玉」。豆为食器,亦为祭器;玉则祭仪献荐之玉帛。「豊」字下像高脚豆,上像荐玉,豆中盛玉,表示行礼敬神。「豊」像盛以奉玉事奉神祇之器,引申而事奉神祇之事称为「礼」。《说文‧示部》:「,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礼亦声。」又「,古文礼。」「礼」字从示、豊声。事神之事加「示」,表示事奉神祇;豊本像行礼之器,从豊,表示音读,兼表荐玉为礼之仪节。篆文加「示」,意思更为显豁,表示把盛有荐玉的祭器,敬献给神祇。本义为举行礼仪,祭神祈福。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礼」原是「礼」的异体,现作为规范字。
英文翻译:
ceremony; etiquette; surname Li; gift; propriety; courtesy; abbr. for 礼记, Classic of Rites; rite; CL:份
“禮”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