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结构用法:- 断章取义是一个连动式结构的成语。含贬义。指截取的内容与原意不符;只是符合自己的需要。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
- 例:断章取义;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单字详解:- 断(duàn):1.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 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 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 章(zhāng):1.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 3. 修理:杂乱无~。 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 5. 戳记:图~。盖~。 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 7. 奏本:奏~。本~。 8. 古同“彰”,彰明。 9. 姓。
- 取(qǔ):1.拿:索~。~书。~款。窃~。 2. 选择:选~。~材。~景。~道。~样。 3.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4.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5. 消去:~消。~缔。
- 义(yì):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3. 情谊:~气。恩~。~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5. 指认为亲属的:~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7. 姓。
春秋后期,崔杼和庆封杀死齐庄公,拥立齐景公杵舀。庄公的卫士卢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国。卢的弟弟卢薄弊悄悄取得庆封的信任,用计除掉崔杼一家,并把自己的妻子进献给庆封,他找回卢薄癸及王何,成功杀死庆封一家为庄公报仇
英文翻译:to quote out of context (idiom)
- 他引用那篇文章时,掐头去尾,断章取义,影响很坏。
- 你这样子断章取义的去理解他的意思是不对的。
- 陈伯达曾用断章取义的伎俩来改变马列主义原意,真是个偷鸡戏狗的大骗子。
- 断章取义,无限上纲,是一种恶劣的文风!
- 照本宣科的反义词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
- 他传来的话,也是断章取义,你不可全信。
- 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
- 这篇文章总体上是好的,你不要断章取义故意挑毛病。
- 他的引证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他没有搞懂所引文章的基本主张,只不过断章取义地加以引用罢了。
- 我们应做到不要断章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