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结构用法:- 心领神会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可用于诗文、语言、动作、场景等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 “心领神会”和“心照不宣”;都含有心里已领会;不必说出来的意思。但“心领神会”着重于领会;一般指一方。“心照不宣”着重于“不宣”;一般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
- 例:(1)学习只靠老师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琢磨;心领神会才行。(2)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会;终身受用不尽。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单字详解:- 心(xīn):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 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 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 领(lǐng):1.颈,脖子:引~而望。 2.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衣~。~口。~结。~带。~章。 3. 事物的纲要:~袖。要~。提纲挈~。 4. 带,引,率(shuài):带~。率(shuài)~。~头。~衔。 5. 治理的,管辖的:~海。~空。~土。~域。占~。 6. 接受,取得:~奖。~命。~款。~教(jiào )。招~。 7. 了解,明白:~悟。~略。心~神会。 8.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一~席。 9. 古同“岭”,山岭。
- 神(shén):1.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 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 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 4.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 5. 表情:~色。~采。~姿。~志。 6. 精神:~清气爽。 7. 姓。
- 会(huì):1.聚合,合拢,合在一起:~合。~审。~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 3. 重要的或中心的城市:都(dū)~。省~。 4. 彼此见面:~面。~见。 5. 付钱:~账。~钞。 6. 理解,领悟,懂:~心,体~。 7. 能,善于:~游泳。~英语。 8. 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 9. 一小段时间:一~儿。 10. 可能,能够:他不~来了。 11. 恰巧碰上:~其怒。 12. 为祭神而组织的活动:香~。 13. 应当,一定:长风破浪~有时。 14. 古同“绘”,五彩的刺绣。
英文翻译:to understand tacitly (idiom); to understand thoroughly; to know intuitively
- 他们两人莫逆于心,一个神色,或一个动作,对方都能心领神会。
- 这道题老师才一指点,他就心领神会。
- 这道题经老师一指点,他立即心领神会。
- 他对她的手势心领神会。
- 她只要有个什么想法,用不着说出来,他就心领神会了,这真是一得之愚两心相通!
- 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会,终身受用不尽。
- 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言词名句,必须经过仔细体味,才能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