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结构用法:- 反邪归正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作谓语、宾语;指重新做人
引经据典:-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将军反邪归正,与宋某同灭田虎,回朝报奏朝廷,自当录用。”
单字详解:- 反(fǎn):1.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 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 3. 抵制,背叛,抗拒:~霸。 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 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 6. 类推:举一~三。
- 邪(xié):1.不正当,不正派:~恶(è)。~念。~说。 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寒~。风~。 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中(zhònɡ)~。 4. 妖异怪诞:~魔。~术。 5. 古同“斜”。
- 归(guī):1.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sù)。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 正(zhèng):1.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 )。~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 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 恰好:~好。~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 纯,不杂:~色。~宗。~统。纯~。 8. 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数(shù)。 12. 姓。
英文翻译:Reversion of evil spir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