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结构用法:- 立功赎罪是一个联合式结构的成语。用于犯错误、有过失或犯罪者。一般作谓语、定语。
- “立功赎罪”和“戴罪立功”;都常用来有罪过的人立功劳以抵消罪过。但“立功赎罪”的前后两截是目的关系;偏重在“赎罪”;语意较重;“戴罪立功”的前后两截是对举关系;偏重在“立功”;往往能得到奖励;语义较轻。
- 例:他主动交代了问题;并为彻底破案提供了大量线索;确有立功赎罪的表现。
正音辨形:引经据典:- 《旧唐书·王孝杰传》:“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单字详解:- 立(lì):1.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a.站得往脚;b.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 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 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 4. 马上,即刻:~时。~刻。~等。 5. 姓。
- 功(gōng):1.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2.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3.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4.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 赎(shú):1.用财物换回抵押品:~当(dàng )。~身。~金。~买。 2. 用行动抵销、弥补罪过:立功~罪。
- 罪(zuì):1.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 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 3. 刑罚:判~。畏~。待~。请~。 4. 苦难,痛苦:受~。
英文翻译:atone for one’s crimes by a good deed
- 他向公安机关提供了大量线索,确有立功赎罪的表现。
- 他正努力想立功赎罪,取得大家的谅解。
- 那个犯人正在立功赎罪。
- 为了立功赎罪,他主动要求去山里做艰苦工作,以求得心里能安稳一些。
- 他主动交代了问题,并为彻底破案提供了大量线索,确有立功赎罪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