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法为形声:从忄、午声。基本汉字。
忤,wǔ,逆也,本作啎。从午,吾声。今作忤。《後汉·鲍永传》持正之忤。(形声。从心,午声。本义:抵触,不顺从)同本义 [be disobedient to]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触忤当死。——清·张廷玉《明史》又如:忤权(不屈服于权贵);忤物(触犯人;与人不合);忤怨(抵触而生怨);忤恨(违逆;反对);忤意(违逆心意);忤嫚(忤慢。违抗怠慢);忤触(触犯);忤鳞(直言犯上)。 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时,众若沸羹,公(袁可立)事与忤。袁崇焕遣驿吊敌,公诟言于朝,朝议是公。”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公(袁可立)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触动 [touch]临风悼亡,忤愁心,匹鸟河洲上。——明·汪道昆《洛水悲》交错 [crisscross]阴阳散忤。——《春秋元命包》稀有姓氏。忤逆wǔnì[disobedient (to one’s parents)] 叛逆;不孝敬父母自小忤逆忤视wǔshì[to look contrary] 逆视,对视不敢与忤视。——《战国策·燕策》
字形演变过程:

金文

楷体

甲骨文:
金文:
六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