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壓)在500个最常用字中排第800位。 造字法为形声:从土、厌声。基本汉字。
1. 压 [yā]2. 压 [yà]压 [yā]从上面加力:~住。~碎。~缩。泰山~顶。用威力制服、镇服:镇~。~服。~迫。控制,使稳定,使平静:~价。~住阵脚。搁置:积~。逼近:大兵~境。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宝(亦作“押宝”)。压 [yà]〔~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就不理解这件事”。(压)【平水韵】:属入声十七洽部。
字形演变过程: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说文‧土部》:「压,坏也。从土、厌声。」本义为崩坏。从土,表示土石之义;从厌,表示音读,兼表「压迫」之义,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现在用来表示「压迫」的「压」字,本字应当是「厌」,《说文‧厂部》:「厌,笮(ㄗㄜˊ)也。从厂、猒声。」「厌」的本义是压迫,和笮的「压迫」义正相吻合,后来引申为讨厌、厌足等意义,而转注为从土、厌声的「压」字,以保留「厌」的本义。

說文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