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ěng
次常用字。 造字法为形声:从扌、丞声。基本汉字。
拯,汉字,意思是 援救,救助。
字形演变过程:
1/3
篆文

隶书

楷书

此字始见于篆文。从手、升声,隶定当作「抍」;或体作「撜」,从手、登声;段注本改篆文作「拯」,从手、丞声。隶书、楷书继承「拯」的写法。字从「手」为义符,表示是与手部有关的动作;从「升」、「登」、「丞」都是声符,也都有兼义功能。依《说文》,「升」字本义为「十龠也」,是一个容量名,不过文献中都借用为「升高」义;「登」字本义为「上车也」,引申也有升高的意思,这两个声符都有「升高」义,与「抍」的「上举」义相合,因此有兼义功能。「丞」字的本义为「翊也」,意思是「辅翼」。不过,古文字学者多主张「丞」即「拯」的初文,与「拯」的「援救」义相关。此字各体在六书中都属于形声兼会意。

六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