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从扌、声。基本汉字。
搏,读作bó,属于常用字。本意是用搜索的方式捕捉(一说为搏斗)。引申为攫(jué)取,又引申为对打、格斗。另有“拼搏”,概述对于一件事的努力。
字形演变过程: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甲骨文从又、峀(「圃」的初文)声;金文从干、尃声;战国文字从手、尃声。篆文、隶书、楷书同战国文字。字从「又」、从「手」都是义符,表示是手部的动作;从「干」也是义符,表示以武器搏斗。从「峀(圃)」为声符,不兼义,「峀(圃)」的本义为菜圃、花圃,与「搏」义无关。但是,「搏」从「尃」为声符,有兼义的功能,依《说文》,「尃」的本义为「布也」,似乎与「搏」义无关,但古文字学者大都认为「尃」就是「搏」的初文,因此「搏」从「尃」声应有兼义的功能。除甲骨文外,「搏」字各体在六书中都属于形声兼会意。

金文:
說文小篆:
六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