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形声:上形下声。基本汉字。
字形演变过程:
1/3
甲骨文
1/2
金文
1/4
战国文字
1/2
篆文
1/3
隶书

楷书

甲骨文「翼」字作,像羽翼之形,上面线条像翅膀上的羽毛条纹,本义为翅膀。在六书中属于独体象形。因「翼」字在甲骨卜辞中都借用为未来日子、明天等意思,后来转注为从翼、立声的「」字,今隶定为「翊」,以保留「翼」的本义。金文从飞、异声,飞、翼义近通用,异、翼同音,在六书中属于形声。战国文字有从非、异声,和从羽、异声两种构形。「非」即「飞」字,〈中山王方壶〉和〈随县漆书〉所从形符「」,当是「非」的倒文,省去上半,保留下半左右张开的翅膀,是籀文「」字的异体。后来又讹变为「羽」,则是篆文从「羽」字之所本。战国文字有的还把「羽」増繁为「」。段注本《说文‧飞部》:「?,翄(翅)也。从飞、异声。籀文。」篆文两种构形,籀文从飞,篆文从羽,皆从异声,都是直承战国文字而来;到隶书始定形为从羽、异声。从羽,表示禽鸟之翅膀;从异,表示音读。在六书中属于形声。教育部标准楷书作「翼」,从隶书而来。

金文:
說文小篆:
六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