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ùn
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指事:从又、从一。基本汉字。
寸,cun,法度也。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十髪为程。一程为分。十分为寸。人手却一寸动谓之寸口。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规矩事也。“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韩国用来表示亲属之间关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间的关系。等,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1],但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字形演变过程: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其形作,篆文和它同形,由「」和「一」构成。,隶定作「又」,是「右手」的本字,独体象形;一,是一个符号,没独立的形、音、义,只是用来标示部位而已,和记数的「一」字无关。尺寸的度量,从人手开始。寸义为寸口。所谓寸口,即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所以用「又」造字,并以虚象的「一」标记寸口的部位。字经隶书,变体作,颇失其形,楷书沿之以定体。以上诸形,都据臆构的虚象造字。在六书中属于合体指事。

說文小篆:
六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