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2500个常用字之一。 造字法为会意:从一、从十。基本汉字。
士 shì,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推十合一为士。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偁士。“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如: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冯谖客孟尝君、苏秦连横等。“士农工商”即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
字形演变过程:

金文
1/2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金文之,从十,像土地之形。从金文至楷书,士之构形,都是从十,一像土地之形。十作「甲札」解,一像地。合而成士,可表甲士护土之义(《文字析义》,P.581)。案「十」像缝在战衣上的甲片,只是省略它的边缘,有独立的形、音、义,即今之「甲」字,属象形。一,像土地,没独立的形、音、义,可会以甲士护土之义。战国文字第二例,其甲形略有省略,仍不失像甲片之形。以上诸形,都由十加实象而成。在六书中属于合体象形。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六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