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字晚出,始见于楷书。《玉篇‧土部》:「垦,耕也。治也。《国语》『土不备垦。』发也。又耕用力也。」又《说文新附‧土部》:「,耕也。从土、豤声。」豕、豸形符替换,「」为「垦」之异体。《说文》无「垦」有「圣」,《说文‧土部》:「圣(ㄎㄨ),汝、颖之间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用手起土,致力于地,与「垦」同义,有人认为「圣」即「垦」的本字。又甲骨文有、、、、等字,繁简不一,基本构形从土、从手,有的像双手起土,有的则添加起土遗漏之泥土,有的更具像在中间多一起土工具的「用」形,像双手执用插入土中之形,多见于「田」,张振烺认为是「裒」字,赵诚认为释为「裒」、「垦」两可,均和商代芟刈草木、开垦荒地的「垦田」制度相关。教育部标准字作「垦」,规范字作「垦」,是部分省略的形声字。《康熙字典‧备考‧土部》:「垦,《篇海类编》同垠。」是垠的异体,二字同形,音义有别。「垦」字从土、貇(豤,ㄎㄣˇ)声,从土表示与翻土耕地相关;从貇(豤),表示音读,本义是开垦荒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