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 造字法为象形。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甲骨文之,由器形侧视而来,上像提耳,下像器容,正像有提耳的器皿。金文二例,颇似甲文之形。战国文字之,在器容上多一器盖,不影响其音、义。篆文之形承自战国文字之,省略器盖,且提耳贯穿器底,完整呈现侧面的样子。隶书、楷书沿之而定体。以上诸形,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详细解释:
〈名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
-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earthen jar with big belly and small 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尔雅》
贰用缶。——《易·坎》
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
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
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
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 - 汲水的瓦器 [earthware for sucking water]
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 - [考古]∶一种陶瓷乐器 [ fou ,a clay musical instrument]
不鼓缶而歌。——《易·离》
〈量词〉- 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 [ fou ]
薮二有半谓之缶,缶二谓之钟。——《小尔雅》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斗米)
英文翻译:
pottery
“缶”字组词:
包含“缶”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缶”的字谜语有:
-
立马昆仑
(打一字)
-
马放南山
(打一字)
-
马踏岚岭峰
(打一字)
-
马占山
(打一字)
-
匹马陷深山
(打一字)
-
新月初挂两山边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