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11画
  • 部外5画
  • 结构上下
  • 仓颉SMYT
  • 四角17108
  • 郑码YTYS
  • 五笔NUF
  • 区位码5078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翌”: 造字法为形声:从羽、立声。基本汉字。
    “翌”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明(天,年):~日。~晨(明天早晨)。~年。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1/2
    甲骨文
    1/2
    金文

    战国文字

    楷书

    此字晚出,始见于楷书。《龙龛手鑑‧羽部》:「翋,俗;翌,正。明日也。」以「翌」为正字,本义是明日。商代甲骨文、金文则多用「翼」字来表示「明天」。甲骨文、金文中隶定为「翼」字的「」,原像翅膀之形,本义当为羽翼、翅膀。在六书中属于象形,不见用例(参「翼」字条)。后因「翼」字多假借用来表示「明日」的意思,转注为从「翼」、「立」声的「」(今隶定为「翊」)字,以保留本义。有的「」字写成左形右声,羽、翼义近通用,隶定后写成从羽、立声的「翊」,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又为强调时间序次,有的在「翼」上,加注形符「日」,写成从日、翼声的「」。有的在「翼」上,加注声符「立」,写成从羽、立声的「翌」。西周〈小盂鼎〉表示「明日」的「翼」字作「」,既加形符「日」,又加注声符「立」。《石鼓文‧吾水》则在「翼」上加形符「日」,又加注声符「以」。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说文》表示「明日」的「翌」篆文写成「昱」,把「翌」当作「昱」之假借。《说文‧日部》:「昱(ㄩˋ),明日也。从日、立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教育部「翌」、「昱」并列为正字,而以「翌」为表示「明日」意思的正字。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羽,立声。本义:明(天,年)) 同本义 [next]
      若翌日癸巳。——《汉书》又如:翌年(明年);翌晨(次日早晨)
      {动}
    2. 辅佐,从旁给予帮助 [assist]
      三辅九翌,为世亿龄。——清· 廖文锦《路史节读》
    〈名词〉
    • 通“翼”。翅膀 [wing]
      噑堂陛,布翌伏地而死。——《晏子春秋》。于省吾证:“古昱日及羽翼字本均作翌,此云‘布翌’,乃古字之仅存者。”又如:翌室(犹翼室);翌翌(翼翼。恭敬的样子);翌戴(翼戴。辅佐拥戴)
    常用词组:
    • 翌日 yìrì
      [the next day] 次日;明日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翌日先交银。——《广东军务记》
    百科解释:
    详细介绍见下。
    英文翻译:
    bright; tomorrow
    “翌”字组词:
    相关谜语:
    谜底为“翌”的字谜语有:

    1. 楚义帝即位 (打一字)
    2. 上边能飞,下边能站,今天猜不出,明天出答案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