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踬”
(繁體字:
躓): 造字法为形声:从足、质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被东西绊倒:颠~。
-  事情不顺利,受挫折:~踣。屡试屡~。

小篆

楷体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足,质声。绊倒与足有关,故从足。本义:被绊倒)
-   同本义 [trip and fall]
 踬,蛤也。——《说文》
 驰趣期而赴踬。——马融《长笛赋》
 杜回踬而颠。——《左传·宣公十五年》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韩非子·六反》
-   跌倒,摔倒 [fall;tumble]
 举之过一钧,则踬仆矣。——《论衡·命禄》
 踬踣者屡。——孙文《序》又如:踬朴(跌倒);踬踣(跌倒);踬顿(失足跌倒);踬蹶(踬踣。踬颠。绊倒)
-   遭受挫折 [suffer a setback]
 僧孺硕学,而中年遭踬。——《南史·王僧孺传》
-   碍,阻碍 [hinder]
 踬于中道。——《清光禄大夫礼部尚书李公墓志铭》又如:踬顿(受到阻碍而停顿不前);踬阂(颠踬阻碍而进退不得)
 
百科解释:
            ⑴ 被东西绊倒:颠~。⑵ 事情不顺利,受挫折:~踣。屡试屡~。                                                                            
英文翻译:
fail, be frustrated; stumble, totter
“踬”字组词:
包含“踬”字的成语: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