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10画
  • 部外8画
  • 结构左右
  • 仓颉NLDW
  • 四角75296
  • 郑码YFK
  • 五笔BGJI
  • 造字法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简体字: :基本汉字。
    ”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1. 陳列;排列。
    2. 指行列。
    3. 引申為就列,就任。
    4. 陳設;放置。
    5. 布施。
    6. 施展;施用。
    7. 公布;顯示;呈現。
    8. 處置。
    9. 上言;陳述;述說。
    10. 張揚。
    11. 治理。參見“陳修”。
    12. 采集進獻。參見“陳詩”。
    13. 久;陳舊。
    14. 通“田”。參見“陳表”。
    15. 堂下到院門的通道。
    16. 春秋諸侯國名。在今河南·淮陽及安徽·亳州一帶。
    17. 朝代名。
    18. 姓。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1/2
    金文
    1/2
    战国文字
    1/2
    篆文
    1/2
    隶书

    楷书

    简体

    始见春秋金文。字从阜、东声。早期妫陈字与敶混,田齐后有增从土,转作重声。燕国玺印则有增从二车。秦国文字却不从土。篆文时字误从阜、从木、申声。《说文》:「陈,宛丘也。舜后妫满之所封。」古文从申不从木。段注:「陈本大皞之虚正字,俗叚为敶列之敶,陈行而敶废矣。」隶楷字形因承战国秦文而来,从东理解则不误。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规范字改从行草的东旁。

    英文翻译:
    plead; surname; exhibit,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