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15画
  • 部外9画
  • 结构左右
  • 仓颉LIFDV
  • 四角59144
  • 郑码IUZM
  • 五笔JOVG
  • 区位码8287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蝼” (繁體字: : 造字法为形声:从虫、娄声。基本汉字。
    “蝼”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1. 〔~蛄〕昆虫,褐色,有翅,前脚强化为挖掘足,能掘地,咬农作物的根。亦称“天蝼”、“蛞蝼”、“土狗”;简称“蝼”,如“~蚁”(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 (螻)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小篆

    楷体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2. 同本义 [mole cricket]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3.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mole cricket’s smell]。如:蝼蛄疮(瘰疠)
    〈动词〉
    • 谓被蚁蛀蚀 [eat;bore through]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常用词组:
    1. 蝼蛄 lóugū
      [mole cricket]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2. 蝼蚁 lóuyǐ
      [mole crickets and ants—nobodies;nonentities] 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鱼大矣,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韩诗外传》
      蝼蚁之力
    百科解释:
    详细注解蝼lóu[名](1)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2) 同本义 [mole cricket]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3)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4)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mole cricket’s smell]。如:蝼蛄疮(瘰疠)
    英文翻译:
    a mole cricket, Gryllotalpa africana
    “蝼”字组词:
    包含“蝼”字的成语: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