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 造字法为形声:从木、考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栳〕a.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b.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
- 常绿乔木,叶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有短刺。木材坚硬,可做船橹、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拷胶,又可制染料。

六书通
详细解释:
〈名词〉- 木名。即山樗。常绿乔木,叶子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表面有短刺,木材坚硬细密,可做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染料与栲胶 [evergreen chinquapin]
山有栲,隰有杻。——《诗·唐风·山有枢》 - 指栲胶 [tannin extract]。如:栲底皮鞋
常用词组:
- 栲栳 kǎolǎo
[wicker basket] 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
只见那小猴子挽着个柳笼栲栳在手里,籴米归来。——《水浒传》
栲栳圈:像笆斗那样的圆圈
百科解释:
栲,释义为1. 〔~栳〕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夸张地形容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部。2. 常绿乔木,叶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有短刺。木材坚硬,可做船橹、轮轴等。树皮含鞣酸,可制栲胶,又可制染料
英文翻译:
chinquapin (Castanopsis fargesii and other spp.), genus of evergreen trees
“栲”字组词:
相关谜语:
谜底为“栲”的字谜语有:
二九年华赴试来
(打一字)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