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3画
  • 部外0画
  • 结构镶嵌
  • 仓颉UL
  • 四角22400
  • 郑码ZIAA
  • 五笔BHK
  • 区位码6988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屮”字有2个读音,另见:
    cǎo

    “屮”:基本汉字。
    “屮”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 草木刚长出来。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甲骨文

    金文

    战国文字

    篆文

    隶书

    楷书

    甲骨文之,中像草茎,两侧像枝,以像草形。金文和甲文形体相同;战国文字之,纯据地上的草形示意,不影响其音、义。篆文之形承自甲、金文之,显而易见。字经隶书,变体作,颇失其形。楷书作屮,则又贴近篆文,显承其形而来。以上诸形,都据具体的实象造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

    百科解释:
    屮是象形字,读chè和cǎo。模拟草木丛生。两屮做艸,指草。也有以屮作艸的。新论。忍庸曰。屮则芽焉、俗作莘也。生从屮及一焉、省从屮及目焉、先从屮及人焉、廌从屮及象焉、荐从廌及艸也。何故莘与生及省及先及荐相似于音焉、屮为生及省及先及廌之本文、而广韵与集韵之以丑列切及敕列切及彻音为屮音非也。王褒【靑髥奴文】“约之以绁线、润之以芳脂、莘莘翼翼、靡靡绥绥”者、莘谓“如芽立之弱立”而翼谓“如伸缩两翼以求立之艰立”也。班固【东都赋】“俎豆莘莘”者、莘谓“食堆至芽状”也。康熙字典之以莘为多非也。许愼诠屮之“艸木初生”、曰初生之草木于今惯、故亦为芽也。屮读若彻则为草之俗文、故今衢州前王鎭仍读草若彻于草调为阴上而彻调为阴入也。按、衢州前王鎭作全旺镇于毛朝、下《基本信息栏》亦为余据余此论所塡。《汉书·晁错传》:“屮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二不当一”。
    英文翻译:
    plants sprouting
    “屮”字组词: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