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13画
  • 部外11画
  • 结构上下
  • 仓颉TGHQI
  • 四角80553
  • 郑码UCMH
  • 五笔UGTT
  • 造字法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简体字: :基本汉字。
    ”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1. 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
    2. 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 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4. 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5. 意思。如:“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6. 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7. 姓。如漢代有義縱。
    8. 合於正義的。如:“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9. 用來周濟公眾的。如:“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10. 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如:“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1/2
    甲骨文
    1/2
    金文
    1/2
    战国文字
    1/2
    篆文

    隶书

    楷书

    简体

    甲骨文「义」字作「」、「」,像兵器之形,本不从羊,有的构形柄饰作羊角形。金文作「」、「」,柄饰已讹变为「羊」,构形作从我、从羊。战国文字所从之「羊」,省略羊身,只用「=」标注省文。篆文构形承自西周金文。战国楚简「弗」除多作「」,并作「」、「」等形,讹变作「戈」形,「我」、「戈」皆为兵器,义近通用,此或为篆文或体「」从「弗」之由来。「义」本「仪」字之初文,《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义,本「仪礼」之「仪」。假借为适宜、准则等义,义形于色的本义消失,转注为从「人」、「义」声的「仪」,以保留其本义,义从羊、从我。「我」本兵器,表示仪仗;从羊,表示祭祀。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教育部标准字作「义」,规范字作「义」。「义」改为「义」,是整字改换,见《京本通俗小说》。

    英文翻译:
    righteousness; surname Yi; relationship; justice; adopted; (Tw) abbr. for 义大利, Italy; meaning; artificial (tooth, limb etc); friendship; foster (father etc)
    “義”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