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次常用字。 造字法为形声:从疒、畀声。基本汉字。
基本解释:
- 〔~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 〔麻~〕见“麻”。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战国文字字形从疒省、卑声,为楷书字形所本。「疒」为病人依靠床上的样子,作为形符,表示义与病痛有关;「卑」为低下、低微,于此作为不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篆文字形从疒、畀声。「畀」为赐予、给予,于此也是作为不示义的声符,表示音读。依篆文字形本作「痹」,今则通作「痺」。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规范字作「痹」。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疒( chuáng),畀( bì)声。本义: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同本义 [rheumatism or numbness caused by draught,cold,damp,etc.]
痹,湿病也。——《说文》
五藏大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汉书·艺文志》。注:“风湿之病。”
危坐一时,痹不得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如:痹厥(神经系病。肢体疼痛麻木);痹顽(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完全或部分丧失)
〈形容词〉- 气郁闷 [gloomy]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诊要经终论》
常用词组:
- 痹症 bìzhèng
[rheumatism] 中医指由风、寒、湿等侵袭肌体导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
百科解释:
痹,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又指粗心,也指马虎不经心,缺乏警惕性:麻痹大意。
英文翻译:
paralysis; numbness
“痹”字组词:
包含“痹”字的成语:
书法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