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首
  • 笔画11画
  • 部外8画
  • 结构左右
  • 仓颉RLLL
  • 四角65027
  • 郑码JXNO
  • 五笔KVIJ
  • 区位码4805
  • 五行
  • 笔顺 
  • 异体字    
  • “啸” (繁體字: :次常用字。 造字法为形声:从口、肃声。基本汉字。
    “啸”异体字有:
    基本解释:
    1. 撮口作声,打口哨:~歌(吟咏)。~傲。~聚(互相招呼,聚集成集,如“~~山林”)。呼~。仰天长~。
    2. 动物拉长声叫:虎~。猿~。
    3.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北风呼~。海~。
    4. 飞机或子弹掠过时发出的声音:飞机尖~着冲上蓝天。炮弹呼~而过。

    字源及字形演变:说文解字 >
    1/2
    篆文

    隶书

    楷书

    简体

    此字始见于篆文。篆文字形从口、肃声。从口,指嘴巴成撮口的样子;肃声,表示音读,又兼有拟声的功能,指气流经由口腔阻碍后,发出清脆悠长的声音。隶书、楷书皆承篆文构形而来。《说文》籀文从欠、肃声,从口与从欠意义相通。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肃声。本义:撮口作声,打口哨)
    2. 同本义 [whistle]
      啸,吹声也。——《说文》
      其嘨也歌。——《诗·召南·江有汜》
      不嘨不指。——《礼记·内则》
      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封氏闻见记》
      登东皋以舒啸。——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俯仰啸歌。——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修木而啸。——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又如:啸傲林泉(在幽静的山林泉水环抱中隐居);啸吟(长啸哀叹);啸指(以指夹唇吹之作声)
    3. 呼召,号召 [call]
      嘨者,谓若有所召命,若齐庄抚楹而歌耳。——《匡缪正俗》
      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又如:啸引;啸召(呼唤;召唤);啸合(召唤聚集);啸侣(呼叫同类;召唤同伴);啸侣命俦(召唤同伴);啸命(高声命令)
    4. 鸟兽等的长声鸣叫 [howl;roar]
      虎啸猿啼。——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乳虎啸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又如:鸟啸;啸萃(鸣叫而聚集);啸吼(长声吼叫);啸风(呼风);风嘶雨啸

    常用词组:
    1. 啸傲 xiào’ào
      [live a hermits life] 放歌长啸,傲然自得;指行为旷达,不受世俗礼法拘束(多指隐士生活)
      啸傲东林下。——晋· 陶潜《饮酒》
      啸傲江湖
    2. 啸歌 xiàogē
      [whistle and sing] 长啸吟咏
      但闻令岳翁之宝眷尽居其内,岂可假作啸歌之地?——《铁花仙史》
    3. 啸聚 xiàojù
      [call;band together;gang up] 互相招呼着聚集在一起
      每弋猎,即相啸聚。——《新唐书·室韦传》
      啸聚山林
    4. 啸鸣 xiàomíng
      (1) [whistle]∶呼啸
      (2) [loud and long sound]∶清脆而悠长的声音
    5. 啸鸢,啸雕 xiàoyuān,xiàodiāo
      [whistling eagle] 澳大利亚产的一种小型的食鱼鸢( Haliastur sphenurus ),与栗鸢有亲缘关系
    百科解释:
    啸,一种歌吟方式,称之为“啸”。啸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因此特别适合乱世名士。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亦有妇女之啸。南京西善桥曾出土古代啸的图形资料。
    英文翻译:
    to whistle; to hiss
    “啸”字组词:
    包含“啸”字的成语:
    相关谜语:
    谜底为“啸”的字谜语有:

      子敬言后笑声扬 (打一字)

    书法展示: